16寸开炼机,18寸开炼机,22寸开炼机,24寸开炼机
开炼机炼胶工艺:加硫
在称过混炼胶和硫化剂的量以后,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添加硫化剂,建议按照以下的步骤完成。
1.首先打扫开炼机的卫生,保证其清洁度以防混入其他杂质。然后将开炼机的辊距调到小,将混炼胶投入开炼机里进行薄通。
薄通完以后,将开炼机的辊距适当放大,让混炼胶均匀地包在辊上。混炼胶的表面温度应该在80度左右。
2.通过调节辊距和适当地通冷却水将混炼胶温度控制在60~80 °C左右, 此时,开始将硫化剂投入到混炼胶里面去。
投放时注意:
a:要将硫化剂均匀的投放到混炼胶中去,而不要集中在一个地方。
B:投放速度不能太快。投放速度快,硫化剂容易掉到下面去,而不容易分散到混炼胶里面,这样会影响到混炼胶的性能。
开炼机加料炼胶时的注意事项
首先,要调整好开炼机的辊距,保持辊距的平衡。若两端辊距调节的大小不一,造成辊筒偏载,极易损坏设备,这是严格禁止的。
其次,加料习惯上都从动力传入端加入,其实这是不合理的。
从弯矩图和扭矩图上着眼,加料应在速比齿轮端。
由于传动端的合成弯矩和扭矩均大于速比齿轮端,在传动端首先加入硬的大块胶料,当然更容易损伤设备。
还有,当然更不要首先把大块的硬胶料加在辊筒中间断面,此处合成弯矩更大,达2820吨/厘米。
第四,加料量要逐渐增加,加料块重不得超过设备使用说明书上的规定,投料顺序由小到大陆续添加。
如图省事,大块胶料突然添入辊距,会造成过载冲出,不仅易使安全垫片损坏,而且,一旦安全垫片失灵,就会危及辊筒。
第五,操作时要先划(割)刀,后上手拿胶,胶片未划(割)下,不准硬拉硬扯。严禁一手在辊筒上投料,一手在辊筒下接料如遇胶料跳动,不易轧时,不得用手压胶料。
推料时必须半握拳,不准超过辊筒顶端水平线。模测辊温时,手背必须与辊筒转动方向相反。
16寸开炼机,18寸开炼机,22寸开炼机,24寸开炼机
开炼机辊筒工作面间距离不能调小:
1: 辊筒工作面直径磨削过小,速比齿轮啮合发生干涉.应修正齿顶髙。
2: 轴承衬磨损严重,内孔直径过大,应换轴承衬。
三:开炼机辊筒调距间隙尺寸不准确:
1: 调距装置中的安全垫片磨损严重或损坏,检查维修或换安全垫片。
2: 调距螺杆或螺母严重磨损,应检修更换磨损严重件。
四:开炼机旋转工作辊筒突然停转:
1: 两辊筒工作面间距离过小,辊筒工作严重超载,应适当调大辊距间隙。
2: 一次加料量过大,应适当减少料量。
3: 辊筒轴承部位润滑油不足,轴颈与轴承衬抱轴;压停车, 卸下轴承体,检修磨光轴颈和轴衬。
16寸开炼机,18寸开炼机,22寸开炼机,24寸开炼机
双辊开炼机使用的注意事项
双辊开炼机也称橡胶、塑料出片压片机,主要用于实验压片试验之用,压片时请注意:
1、不能让开炼机的双辊筒表面被硬质物品刮伤:有的厂家是再用料,可能料里有杂质,石头、铁屑之类的东东一定要清理干净,以免伤了双辊筒的表面。
如果不当心辊筒表面有划痕之类的,那么压制的片状就不平整光滑了,影响对色或试验。
2、设定温度稳定度有技巧:以150度为例,设定时不要一次就设定150度,这样升温是很快,但稳定度相对来说就慢一此,刚开始设定120度,等温度到120度时再升高温度,直到150度时就很快稳定。
3、弄清楚双辊开炼机的正转、反转、急停功能,紧急情况时不错乱。开炼机使用时须特别注意安全,若有危损情况,立即按“急停”,使整机停车再辊筒反转。
4、实验双辊开炼机操作完成取片时,用木或竹制品取下样品,不能用金属制品在双辊筒表面刮磨,以免伤了表面; 当样品制作完成后,辊筒表面用棉布清理干净,涂上相应保护油,以利于下次使用的正常进行.
开炼机两辊筒温度分别控制,根据需要设置合适的温度以利于制片方便.快捷,平整,光滑.产品结构设计合理,消耗品损坏换上方便,买家可以自行更换.机子设有正转,反转,急停功能,为操作者安全保驾护航,
本开炼机尽量放于通风干燥的地方,以利于使用寿命的延长.一定要把双辊筒开炼机的两辊清理干净,一般用棉布清理,再用机油涂于表面保护,以利于下次再使用。
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橡胶机械设备研发、设计、制造、销售于一体的专业厂家,公司拥有多位橡胶机械工作经验丰富的工程师,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以及满意的服务是我们一直的追求。
公司主营产品有:橡胶塑料密炼机,开放式炼胶机,挤出机,橡胶过滤机,橡胶切胶机,提升上料机,塑料挤出造粒机等设备,广泛应用于橡胶电子零件、鞋材、汽车零部件、油封、橡胶密封件等领域。
孙 红 友 186 2618 6560
橡塑胶混炼的目的
为了提高橡胶产品使用性能,改进橡胶工艺性能和降低成本,必须在生胶中加入各种配合剂。混炼就是通过机械作用使生胶与各种配合剂均匀混合的过程。
混炼不良,胶料会出现配合剂分散不均,胶料可塑度过低或过高、焦烧、喷霜等到现象,使后续工序难以正常进行,并导致成品性能下降。控制混炼胶质量对保持半成品和成品性能有着重要意义。通常采用检查项目有:1、目测或显微镜观察;2、测定可塑度;3、测定比重;4、测定硬度;5、温室物理机械性能和进行化学分析等。进行这些检验的目的是为了判断胶料中的配合剂分散是否良好,有无漏加和错加,以及操作是否符合工艺要求等。
混炼理论
由于生胶粘度很高,为使各种配合剂均匀混入和分散,必须借助炼胶机的强烈机械作用进行混炼。
各种配合剂,由于其表面性质的不同,它们对橡胶的活性也各不一致。按表面特性,配合剂一般可分为二类:一类具有亲水性,如碳酸盐、陶土、氧化锌、锌钡白等;另一类具有疏水性,如各种炭黑等。前者表面特性与生胶不同,因此不易被橡胶润湿;后者表面特性与生胶相近,易被橡胶润湿。为获得良好混炼效果,对亲水性配合剂的表面须加以化学改性,以提高它们与橡胶作用的活性,使用表面活性剂即可起到此种作用。表面活性剂大多为有机化合物,具有不对称的分子结构。其中常含有—OH、—NH2、—COOH、—NO2、—NO或—SH等极性基团,具有未饱和剩余化合价,有亲水性,能产生很强的水合作用;另外,它们分子结构中还有非极性长链或苯环式烃基,具有疏水性。因而当表面活性剂起着配合剂与橡胶之间的媒介作用,提高了配合剂在橡胶中的混炼效果。
表活性剂还起到稳定剂的作用,它们能稳定已分散的配合剂粒子在胶料中的分散状态,不致聚集基结团,从而提高了胶料的稳定性。
判断一种生胶混炼性能的优劣,常以炭黑被混炼到均匀分散所需时间来衡量.
生胶分子量分布的宽窄对混炼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。影响炭黑在橡胶中分散的因素除橡胶本身外,还有炭黑粒子的大小,结构和表面活性等有关,因而炭黑粒子愈细,在橡胶中的分散就愈困难,高结构炭黑的空隙大,在混炼钢初期形成的包容胶浓度低而粘度大,在随后的混炼中产生较大的剪应力,因而更易分散。